首页 > 资讯 > 药物经济 > 正文

药物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9日

药物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药物经济学是目前国内医药界新兴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然而我国医药界对此认识水平参羞不齐。为此,本报开辟《药物经济学》专栏,并约请在国内药物经济学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学研究室何志高博士作为主持人,以系列文章形式对药物经济学基本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近况进行系统的介绍,祈望能引起医药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卫生费用的持续上涨是全球都面临的棘手问题。以美国为例,1960年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6.3%左右,1975年为8.3%,1990年为12%,1993年为15%,2000年则预计将达到18%,其中药品费用占GDP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1%左右,而药品费用占卫生费用的比例则基本呈下降趋势,1960年为15%,1990年则降到10%以下,1993年为8%。这些数字表明美国的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药品费用则呈下降趋势。药品费用比例的下降并不能减少政策制订者对其的注意力,究其原因有4个方面:一面药品费用的绝对值每年仍在大幅度增加;二是药品被人们看作是一种产品而不是服务;三是人们发现一些药品的价值极低;四是人们担心新的生物制品将可能导致药品费用的快速上涨。基于此,各国都在寻找控制药品费用上涨的对策和措施,而药物经济学则是其中的种。目前有些国家已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作为衡量一个药物能否进入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第三个指标。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的学科。药物经济学起源于70年代,来源于成本一效益(效果)分析在药物治疗上的应用。

1978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Minnesota)的 McGhan,Rowland,Bootman等人在美国医院药学杂志(America Journal Hospital Pharmacy)上首先介绍了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的概念,并在1979年发表了一篇用成本效益评价个体化氨基糖苷类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病人结果的早期药学研究文章。1980年,Shoenbaum提出成本效果分析应该与临床药理试验同时进行。他认为临床药理试验提出了许多成本效果分析未曾注意的问题,二者的结合能够极大帮助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决策。其后,Detsky探讨了如何应用经济学分析优化临床药物试验的设计,降低财政预算和病人数量,同时增加临床试验的显著性。1986年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一词首次在Townsend发表的“上市后药物研究和开发”中出现。接着众多的药学专业杂志,如DICP,AJHP和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相继开辟了专栏。1989年,Van Eimeren和Horrisberger主编了《药物治疗的社会经济评价》(Socioeconomic Evaluaion Of Drug Therapy)一书。书中收集一系列欧美各国药物评价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方法学文章,并应用国际范例阐明了如何应用经济学手段,从社会和科学两个角度评价药物治疗的效益效果。1991年,针对药物经济研究的现状,Hillman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撰文提出由于现有药物经济学研究缺乏固定、统一的标准,研究者的利益和政策倾向可能影响研究设计,导致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或解释的偏倚,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减少研究误差的原则。1991年《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专著的问世和1992年药物经济学( Pharmacoeconomics)杂志的出版,标志着药物经济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