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峰会 > 正文

互联网医疗行业:高端峰会精粹集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5日

股名称相关涨跌幅

福瑞股份研报 资金流3.22%

海南海药研报 资金流2.63%

海翔药业研报 资金流1.74%

入名称相关净流入(万)

康美药业研报 资金流308.87

东阿阿胶研报 资金流205.79

以岭药业研报 资金流183.83

投资要点

我们方正中小盘在2014 年9 月16 日成功举办了2014 年互联网医疗行业额高峰论坛,本报告为主要发言嘉宾的观点精炼集锦。我们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九安医疗、中卫莱康、乐普医疗、理邦仪器、华平股份、北京健康云、丁香园、春雨医生、杏树林、掌上药店、紫色医疗、达晨创投的创始人及高管,以及资深HIT 专家。精彩观点不容错过!

重度垂直将成为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没有“之一”!“一个完整的“重度”服务,将在体验上完胜“大而全”的单环节平台,从而成功抢夺高粘性、高单价、高频次的优质用户。由于医疗服务需求的特殊性,类似于“网购电商”大而全的商业逻辑在医疗服务领域难以成立,医疗服务需求是纵向链条衍生需求,而“网购电商”是横向衍生需求。我们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生态格局将极可能演变为“一全多垂”局面。(详见系列深度报告之二《重度垂直,闭环为王》)

互联网模式实际上核心就是一个变化:从客户到用户。硬件、App、云服务三者构成了新的产品形态。硬件是围绕用户完整的循环,让用户凭直觉去使用,轻松完成用户健康数据的采集,上传到云端分享应用到用户所需方面,健康数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快速累积。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健康数据的获得,实际上这些数据在医院住院的时候都能获得,但住院只有7%-8%的人,剩下的数据需要去医院获得。如何获得简单、方便的数据,这对健康医疗有很大影响。这样的健康大数据正在形成,数据需要个人化、指标化、连续性、不能人工输入。

移动医疗是大变革:移动医疗是一种变革,而不仅仅是多了一些工具,移动医疗的核心价值在于运营移动医疗平台的大数据将彻底改变医疗服务与医疗科研的方式和方法,移动医疗的发展取决于移动平台的开发能力和获取用户的能力。移动医疗关注的不仅仅是医疗体系的数据,更多是院外的数据。通过对国内外数家领先的移动医疗公司进行分析,主要分两类:第一类:从医疗穿戴设备研发入手发展客户继而形成用户平台。第二类:集成医生资源、知识资源、社群沟通资源等,集聚用户形成运营平台。

闭环和用户思维是重中之重。现在做医疗健康产业形不成闭环,商业价值是很低的。北京市的领导一开始在考察产业发展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硬件的企业要把硬件、健康管理、医生服务全部串起来,做服务的公司在早期迫不得已要自己做硬件,还要自己搭建云,对于现在正在崛起的一些企业难度比较大,对于社会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北京市的领导从产业规划的角度就规划了北京健康云。达晨创投北京总经理何士祥:VC 对互联网医疗很看好。从春雨医生、丁香园获得大笔资金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行业当下正热门,资金供需双方火热。需求方(创业方):大量的创业者出现,有从互联网公司上市后出来自创业,也有从传统行业(大型垄断、难以有更多的上升空间国企、大型外企)中出来创业。互联网运营与传统产业经验结合。投资方:首先,BAT 本身股东、老板及高管,还有普通投资者都通过上市带来大量财富资金,可以引发更大的投资浪潮,具有超额的基金供给。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马云、马化腾和360 周鸿祎,有大量的资金沉淀可以供应给创业团队。其次,VC 方也很看好。

从关键词看美国互联网发展。医疗碎片化,专科分化太细。信息不共享,不同医院病历不共享。美国政府拿出很多资金建立电子病历解决不了以上问题。现在,以病患门户Patient Portal 的形式,希望可以解决数据的交换和互操作。在上面看见患者基本信息,病历、检查、过敏、用药史等的清单。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费用。

先颠着。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情况:(1)软不下,缺乏忠诚的合作者。(2)硬不起,做软件的去做软件,做不动。(3)不付费,app 的使用基本不付费,慢病管理软件收费不易,提供不了有效建议,且中国政府不可能为这种医疗服务付费(美国政府可能,只要你能证明有效)。(4)移不动。医疗中移得动只有:网上挂号、医生端的functionality 的迁移,用移动端看病历,connection 正常的远程反馈,药店,有效的医疗信息、教育。

医疗盈余。春雨成立到现在3 年,产品在11 年底上线,春雨做到现在我们也不认为已经摸索出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为什么做春雨这家企业?我们在做春雨之前看了中国医疗的整个大环境,互联网医疗化大概有两个方向:商业化为导向的服务,也就是医院或药企给钱就帮忙导入用户,不管这个医院或者药品是不是用户所需求的,在PC 时代比较普遍;另一种是,医生为导向,有报道说中国人收入的80%花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这些人是真正高ARPU 值的人,所以中国人所有的医疗服务都集中在这个阶段,但大多数人没有这么严重的病,需要健康管理服务,这些低ARPU 值的人需求没有人满足。这些人在移动互联网中都是绝大多数人群,都是传统医疗服务不关心的人群。

让行医更轻松。医生的工作本质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核心是四个方面:收集数据,所有的临床诊断、化验;制定方案,根据临床经验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后,进行随访并获得随访结果。每一个步骤有很多数据处理的过程。过程当中就会出现一些需求,中国的医生比较累比较忙,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其中有一些什么样的需求呢?比如说如何快速地收集一大堆病人的资料,怎么样随时随地地看这些资料,怎么样方便地随访这些病人,遇到疑难杂症怎样方便地找到参考的信息。杏树林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

掌上药店O2O 进展。移动互联网对医药零售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认为有六个方面:去流通环节化;在线流量入口为王,消费者现在购药的习惯还在线下,我们希望转化到线上;加速药店洗牌,中国不需要现在这样42 万家零售药店;后台费用效率最优化,品牌方与药店在沟通时,希望药店有偿帮助推广一些产品,之前分付费都无法做到量价挂钩,现在我们希望把促销活动能够覆盖的人群多样化,提升转化率;O2O CRM 大数据崛起,线上的服务本身积累许多数据。

互联网医疗,还有那些机会?健康行业,产业链的各环节,涉及的角色去分析。医生、科研机构、药企、保险公司、可穿戴设备厂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母婴,健身、减肥、养生人群等。健康和医疗是有区别的。健康是以预防疾病为需求的,而医疗是治愈疾病、医疗服务为诉求的;涉及的主要是医生和病人,是刚需。健康事业则可以设计减肥导师、健身教练的,是软需;有些健康服务还是反人类的,如健身节食;但也有预防性服务需求也是比较大的,如打疫苗。医疗服务设计三步骤诊断、治疗、随诊。随诊国内做的最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