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 正文

我国正考虑建立更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监测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8日

国家卫计委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卫生计生科教工作进展情况和全国新农合大病保险相关情况进行通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会上透露,我国关于细菌性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网络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正在考虑建立更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监测网络。

他介绍,提升传染病应对能力的关键是提升检测能力、监测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检测能力有两个指标:一是传染病专项可以实现三天内初筛300种常见病原体,包括一部分罕见的病原体;二是如果遇到更加难对付的问题,在我国国家级技术支撑单位,比如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可以筛选3000种以上病原体,实现对未知的、难以检测的病原体的检测,“这两种情况是过去所没有的”。

而监测能力就是看病原体的变化。直言,“我国关于细菌性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网络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正在考虑建立更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监测网络,在他看来,传染病专项监测网络实验室可以对症状进行监测,并对我国病原体的变化进行了很好的了解,这是我国以前所没有的”。

科技支撑能力,包括应急研究能力、诊断试剂的研发能力、疫苗研发能力等。徐建国介绍,在传染病专项的支持下,我国的科技支撑能力有非常快的发展,对包括H1N1、H7N9等近年重大疫情的疫苗、诊断试剂等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使传染病疫情防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最重要能力的提高就是在我国出现应急的传染病事件的时候,我们的应对能力。

“以H7N9流感为代表,包括发现新的病原和应急研究提出的有效策略,使得2014年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H7N9的疫情。说明传染病专项建立这样的队伍在关键的时候国家还是可以信赖的”,我国的科技水平上也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SARS之前相比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