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阿里健康联姻广药,双方将在医药电商方面展开紧密深度的合作。而在2014年的末班车——最后几天,京东终于如愿拿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平台证书,至此,阿里、京东和1号店三家传统电商领头大鳄,均已成功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慢性病用药或最先放开网上售卖资质
去年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公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意见稿的第八条明确提出: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经营销售处方药;处方的标准、格式、有效期等,应当符合处方管理的有关规定。这被业界解读为明确B2C平台可以销售处方药。
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意见的征集,虽然有一定争议,但放开处方药网售是大势所趋。“处方药如果可以在网上药店买,慢性病患者就不用到医院排长队买药,而且电务商务的最大特性就是透明,药价将会明显下降。”康爱多网上药店CEO王燕雄表示,由于传统药品销售的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导致药价虚高,医药电商的出现将大大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药价。
此前有消息称,第一批开放的网售药品目录主要以慢性病类用药为主,这些类别药品为患者长期用药,用药风险较低。不过,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的一次协调会上,已经基本确定可能不再制定“网售目录”,而是制定不可以网售的药品清单,也正是所谓的“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以外的处方药,都可以凭处方在网上销售。
广州七乐康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振洋预计,网售处方药将按照分类放开,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品种,很可能第一批就会放开,而麻醉类、精神类等管制药品则不会放开。“有人担心网售处方药放开后,安全性没有保证。但其实网上药店的产品交易记录都有据可查,药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一查就能知道药品的来源和流向,更加有利于监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