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原创播报 > 正文

北京医改新政“大补”基层医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6日

为了破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北京市卫计委上周推出了9项新政来使得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新政通过医药分开、民营资本参与等方式弥补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医联体建立的方法来分流大医院客流。业界预测,随着新政的实施,药店医保定点审核将要放开,医联体将成为分级诊疗的主流,而且民营资本参与基层医疗将成为现实。

为了破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北京市卫计委上周推出了9项新政来使得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新政通过医药分开、民营资本参与等方式弥补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医联体建立的方法来分流大医院客流。业界预测,随着新政的实施,药店医保定点审核将要放开,医联体将成为分级诊疗的主流,而且民营资本参与基层医疗将成为现实。

社区用药扩围药店医保定点审核松绑

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医疗体制改革力推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指的是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首诊,根据病情需要再依次向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完成诊疗和转诊的程序。首诊如果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那需要扩大社区用药范围。在刚刚推出的北京市医改新政中规定,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药分开,继续扩大社区用药范围,减少患者因社区缺药而不得不到大医院就诊的情况。

北京百济堂药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赖红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药分开,对于医保定点的药店来说是个重大利好,但目前来说,现在社区医保定点药店的数量和患者的需求不匹配。如果社区医药分开,医保定点审核需要放开。赖红的想法在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那里得到了验证。1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医药政策趋势分析报告会上,于明德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推进药店医保制度改革,未来有可能取消医保定点药店的审核,这一消息被药店老板们看做是新年的大红包。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是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大医院是急难重症,但实际上现在的药品不是按照功能定位进行配置,基层医疗机构配药寥寥数百种,大医院配药却不受任何限制,也就是越往上配的数量越多,越往下越少。有的北京大医院的配药达2000多种,而其他地方的基层医疗机构配药多则六七百种,少的只有三四百种。卓创资讯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赵镇表示,此次北京市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势必要解决社区缺药问题,把各层级药品配置提上议程。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是呈倒金字塔状态,越是上层的资源,包括药品在内就越集中,使得患者越多,医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此项措施的推出,会推进药品向社区下沉,政府会探索更多和社区医院合作的方式,对医药企业和药店来说是直接利好。

向社会购买基层服务 民营资本参与社区服务成现实

新政中规定,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非公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据了解,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是指政府将由自身承担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定期按照市场标准相互建立提供服务产品的合约,由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履约情况来支付服务费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做规范化管理,对小儿和孕产妇进行保健、宣传卫生科普知识等,北京非公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赵锡银表示:“以往非公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很少,现在政府开闸,给予非公基层医疗机构平等参与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权利,这有利于提升非公基层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和品牌知名度。”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基层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政府向非公基层医疗机构购买服务将成趋势。

据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为民营医疗机构,在朝阳区设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基层医疗服务,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北京椰之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与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合作,专注于在社区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该公司总经理全道云表示,如果政府鼓励非公医疗机构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他认为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将大有可为,他也对这方面感兴趣,现在口径是放开了,但期待更多细则。

行善堂中医诊所总经理马宝琳表示,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服务可以分常规服务和特色服务,对于特色服务,像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一些多发病、慢性病等,政府购买时要看性价比,对于疗效好的特色疗法可以适当提高购买价格。

理顺各级诊疗价格 医联体形式将成分级诊疗主流

为了推动三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医改新政规定,理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让大医院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不合算,不必依靠不必要的扩大医疗服务量获得合理补偿;推进各区县医联体对辖区居民的全覆盖,加快横向医联体建设,深化医联体内部的分工协作机制尤其是双向转诊体系的建设。完善医院评价体系,将医联体发展情况特别是推进分级医疗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

理论上,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是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大医院是急难重症,业内人士表示:“通俗说,大病在大医院治疗,小病在社区治疗。”谈及分级诊疗的操作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认为:“目前对于什么是大病、小病很难界定,应通过市场调节,在医改中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对此,北京医院针灸按摩科主治医师李忠龙表示赞同:“像需要推拿的慢性病骨科疾病,在三甲和基层医院骨刺都很难消退,很难说这是大病还是小病。感冒是小病,但有的重感冒也有生命危险。现在有的医院通过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来鼓励患者去基层首诊,这样的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比如说,在大医院报销60%,在基层医院首诊报销95%,这样的报销差距有可能把更多的患者引向基层医疗机构。”

东直门医院东区主管医联体副院长丁治国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分级诊疗为什么难实行,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基层医务人员医疗能力有限,老百姓不放心;另一个是基层医疗机构没有配套的药品和仪器,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分级诊疗就能实现。”

现在北京有30多家医联体,医联体实现分级诊疗更有操作性。据了解,2014年5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为指导,该院东区为核心医院,北京通州区老年病医院、次渠卫生院、马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合作单位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医联体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