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开窗”技术为腹主动脉瘤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0日

随着“开窗”技术的出现,临床治疗为腹主动脉瘤(AAA)复杂病例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带来治愈希望。自2011年至今,我国成功采用该技术实施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共达23例,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成功实施了13例。为了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我国血管外科的著名专家郭伟教授在国内首次举办了“腹主动脉瘤(AAA)开窗技术国际培训班”,与来自亚太地区的17位血管外科同道分享成功经验。

据介绍,腹主动脉瘤是由多种因素造成腹主动脉壁结构非正常态之后,在动脉血流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局部膨胀、扩大所致;同时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动脉退行性病变。腹主动脉瘤的发生机制复杂, 目前研究认为腹主动脉壁结缔组织的蛋白分解变性、炎症和免疫反应、腹主动脉壁的生物应力与解剖学特点,以及分子遗传学缺陷是其病理基础。其中,吸烟、高血压、腹主动脉瘤家族史、老龄男性均是诱发腹主动脉瘤的高危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数据表明,65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约为8.8%,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6倍。腹主动脉瘤破裂难以预知,绝大多数病人破裂前无任何症状出现。所以它无异于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其自然病史是瘤体逐渐扩大,最后导致血管壁无法承受动脉血的压力而发生瘤体破裂。然而一旦瘤体破裂,会造成体内大量失血,从而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猝死。据调查显示,腹主动脉瘤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到19%,且一旦瘤体破裂,死亡率则高达80%。

郭伟教授指出,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目的是预防瘤体破裂,就是及时检验出腹主动脉瘤,同时进行早期干预,预防瘤体破裂。在英国,相关部门已计划完成所有65岁以上男性腹主动脉瘤的筛查,从而进行预防与干预。在我国,随着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建立起有效的筛查与诊断处理体系势在必行。

腹主动脉瘤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腔内治疗消除了全麻、开腹和阻断主动脉的弊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特点,而且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使许多不能耐受传统手术,并患有合并心、肺、肾等脏器疾病的高危患者获得了治愈机会。从中远期随访结果来看,血管腔内修复术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腔内修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常用方法。

尽管腔内修复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选择进行腔内修复技术的动脉瘤一定要具备良好解剖形态。对于瘤体邻近内脏动脉、严重血管弯曲等病变,常规的腔内修复器材无法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常规的腔内修复技术只适合约70%左右的动脉瘤患者,仍有约三成患者因瘤体位置特殊而不得不选择开放手术甚至放弃治疗。

最常见的复杂腹主动脉瘤,是累及单侧或者双侧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以及腹腔干动脉。而此类动脉瘤往往因为只有很短甚至没有近端的瘤颈而不能进行常规的腔内修复术手术,如果盲目覆盖分支血管,则必将导致相应内脏的缺血、坏死。为此,针对肾下瘤颈短至4 厘米的患者而设计的腹主动脉瘤“开窗”支架系统(Zenith Fenestrated)应运而生,它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特殊的解剖结构定制出其个性化开窗型支架产品,同时实现优异的抗移性能、稳固的支撑力和持续的贴合性。

通俗地说,“开窗”技术就是通过术前充分研究病人的CT图像,仔细确认肾动脉和其他内脏动脉的确切位置,获得精确的解剖数据,从而确定“开窗”的方向和位置,并个性定制只适合这个病人解剖形态的支架型血管。手术中,将定制的“开窗”支架植入到瘤颈部位,在支架释放过程中使“窗口”精确与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对位,并经“窗口”在内脏动脉内再植入小口径的支架防止支架移位,从而保证各内脏动脉的血液供应。

据悉,自2005年至今,全球已有超过300 名医生使用开窗支架系统为2000多例患者实施了复杂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病例的治疗,并发表了超过50 篇关于开窗支架技术的文献。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此类患者通常瘤体非常巨大,已经扩张到其双侧肾动脉开口部位,使用常规的支架不可能实现近端良好的锚定,会存在近端内漏、支架移位等巨大风险。所以“开窗”技术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这项技术已不单单是一个血管腔内修复术,而成为一个血管腔内重建的过程。

在培训中,郭伟教授多次强调:鉴于AAA病因复杂,且病人多合并心、脑、肺、肾等多器官基础疾病,从腹主动脉瘤患者的病因筛查、相关基础疾病的控制到手术方式的选择,再到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围手术期的管理都很重要,每个环节都会决定治疗的成败,而且医生团队及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据了解,目前在亚太地区能够开展腹主动脉瘤“开窗”技术治疗的医学中心非常有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开展该术式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